“亚马逊化”梦碎,Shopify“卖身减肥”|深度
2023-05-29 09:35
亚马逊与Shopify,前者领衔传统第三方电商巨擘,后者则代表着风头正劲的独立站新锐。模式上的根本差异,决定了二者隶属敌对”阵营。
 
受益于疫情红利,Shopify从默默无闻的“无名小卒”到羽翼渐丰割据一方电商势力。踩上增长风火轮的Shopify,一度自称“亚马逊反抗军”,开启了挑战这一传统电商霸主的漫漫追赶之路。
 
然而疫情初期的业绩狂飙宛如昙花一现,红利退潮后被一朝打回原形的Shopify,也为一时的“自负”付出了代价。Shopify历经大起大落后,也在与亚马逊的对抗中先败一局。痛定思痛的Shopify决心壮士扼腕启动“瘦身”模式。
 
Shopify“亚马逊化”梦碎
 
AMZ123
 

 

5月4日,Shopify披露了其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。数据显示,Shopify Q1实现营收15.1亿美元,同比增长25%;GMV达496亿美元,较上一年增长15%;调整后每股收益0.01亿美元,优于分析师预期的每股亏损0.04美元;
 
与2022年相比,Shopify毛利润增长了12%,达到7.17亿美元,但毛利率则同比下降了5.5%。由于毛利率减少以及运营费用增加,本季度Shopify营业亏损为1.93 亿美元,占收入的13%。
 
值得关注的是,Shopify的自由现金流尚处于-4100万美元的入不敷出状态,而今年第一季度则成功扭转,成功实现8600万美元的自由现金流。
 
展望未来,Shopify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以及毛利率将与第一季度类似,并进一步预测,2023年每个季度都将实现自由现金流盈利。
 
回望这一路历程,Shopify诞生于2004年,然而其作为建站SaaS平台却蛰伏数年,直至2020年才在疫情+DTC的双重buff加持下一飞冲天,先斩千亿美元GMV大关,再创利润飙涨奇迹。
 
 
然而疫情赋予的高增长红利如烟花易逝,Shopify在快车道上狂飙不到一年便被迫偏离轨道。2021年第四季度,其净利润首度撕开亏损裂缝,步入2022年颓势进一步扩大——连续五个季度利润为负,全年净亏损34.6亿美元。
 
对于增长形势的错误预期,也令Shopify为一时的自负而吞下恶果。面对业绩、股价双双暴跌,竞争对手的左右夹击,以及不可控的行业逆风环境,Shopify开启了自救模式,通过裁员、缩减业务规模降本增效,继而一改昔日“反叛军”姿态,转而效仿亚马逊。
 
面对业绩持续走低的威胁,CEO Harley Finkelstein 曾提出“将Shopify业务亚马逊化”的大胆计划。事实证明Shopify也进行了诸多尝试,试图从从轻量模式转型重资产服务:自建物流、向平台化靠拢。
 
尤其是重押物流对标亚马逊FBA这一野心,多年来Shopify可谓倾注了大量心血。2019年,Shopify斥资10亿美元在美国推出了自有物流专线,同时收购仓储机器人公司6 River Systems,进一步加强仓储网络的建设。
 
2022年5月,Shopify耗费21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美国本土物流服务商Deliverr,将其Shopify应用商店为独立站卖家提供物流服务;2023年2月,Shopify又同物流公司Flexport达成合作,扩大其物流和配送能力。
 
首席财务官JeffHoffmeister曾公开表示:“Shopify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比亚马逊更灵活的轻资产物流网络。”
 
 
放眼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,Shopify裁员、提价、平台化、自建物流等一系列举措的确有所收效,然而距离其从疫情期间的错误押注中全面复苏,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 
为此,Shopify在披露财报的时候也宣告了两项重要规划:一是继续裁员,在现有员工的基础上再度裁减20%,二则是专注核心业务,并出售物流资产。
 
据悉,Shopify将上文提及的物流公司Deliverr转售给Flexport,同时把2019年收购的仓库机器人制造商6River Systems出售给英国零售科技公司Ocado。
 
在不久之前,Shopify尚幻想着建立一个比肩亚马逊FBA的物流网络,然而短短数月过去,其便通过两纸出售协议,宣判自身苦心经营多年的物流业务至此画下句号,将重心转移至电商以及人工智能等主体业务。
 
眺望未来,宏观经济颓势短期内依然难以消弭。因此对于现阶段的Shopify而言,比起同亚马逊短兵相接,更重要的是生存;当务之急在于深化并稳固电商核心业务,而非继续在物流支线上死磕到底。
 
 
Shopify与亚马逊化握手言和
 
AMZ123
 

 

 
多年物流布局一朝按下暂停键,实际上也是Shopify的不得已而为之。连续五个季度负利润、宏观经济环境承压的危机之下,Shopify只能壮士扼腕,优先保住核心业务,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增长空间。
 
所谓主体业务,则是作为建站SaaS平台,帮助卖家打造独立站的基础设施生态。从平台角度而言,Shopify当前深陷于中在商家增长乏力、利润率缩水的泥沼,而从独立站卖家的立场来看,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局则集中在流量疲软。
 
基于此,Shopify也在不断摸索应对的良方。一直以来,其主要商业逻辑在于通过为卖家提供建站解决方案以及订阅服务,因此面对不断滑坡的业绩,Shopify选择暴力提价,涨幅高达33%:
 
  • Basic计划从29美元涨价至39美元/月
  • Shopify计划从79美元涨到105美元/月
  • Advanced计划从299美元涨到399美元/月
 
从Q1财报来看,平台费用的上涨也推动了相关收入的增长:在第一季度,Shopify商家解决方案收入较上一年增长31%,达11亿美元;订阅解决方案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1%,达3.82亿美元。
 
另一方面,苹果隐私政策落地后,导致广告投放难以精准定位目标人群,由此引发了独立站产品转化率骤跌、商家业绩下滑的蝴蝶效应。为了解决卖家的流量顽疾,Shopify推出了新工具:Shopify Audiences
 
根据Shopify的说法,这一工具可以帮助平台商家收集客户数据,并将其上传到Meta和谷歌的广告平台Meta和谷歌等平台。
 
通过针对“相似”客户精准进行广告定位,也有利于卖家挖掘更多潜在消费者,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因苹果隐私政策而留下的营销数据空白。
 
与此同时,Shopify也从与亚马逊针锋相对的战略模式,逐渐调转航向向其靠拢。
 
2020年,Shopify推出了流量平台Shop,作为买家跟踪Shopify订单,关注商家动态的工具。在S持续完善下,Shop逐渐购物App化。
 
2022年,Shopify在Shop应用内添加了一个通用搜索框,买家可在此搜索其已购商品、和搜索词匹配的商家以及任何来自Shopify商家的商品。
 
 
对通过Shopify销售的商家来说,要被潜在顾客看到,通常只能主动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的广告进行展示,而新增的搜索功能,不仅为Shopify商家提供被顾客发现的机会,获得自然流量入口,也很可能推动Shop应用程序平台化,成为一个真正的购物应用。
 
这一消息也使得Shopify被质疑模仿亚马逊,当然Shopify总裁对此予以否认,声称Shopify并没有成为一个市场平台的计划
 
但双方“藕断丝连”的关系并不仅系于此。2022年4月,亚马逊宣布推出“Buy with Prime”新服务,允许第三方卖家使用亚马逊FBA来处理独立站上的订单。
 
据悉,该计划旨在为DTC品牌卖家打造的业务新增长点。参与计划的卖家将在其独立站商店的商品中看到“Buy with Prime”标签,卖家所属独立站客户并享受Prime会员福利,包括简化结账流程和最快次日免费送货。
 
这一举动无疑触及到了Shopify的核心利益,公开与之抢夺目标客户群体,因此在一开始,Shopify对此态度模糊,并对平台商家发出警告。然而到了今年年初,Shopify的态度却发生转变,开始与亚马逊协商为Shopify卖家接入亚马逊服务的可能性。
 
种种迹象表明,Shopify已不再执着于同亚马逊正面对抗。如今在对标FBA自建物流失利的前车之鉴下,Shopify当务之急在于解决主体业务的困局——平台增长瓶颈,以及因成本飙涨、流量下滑而不断流失的商家体量。
 Shopify未来的目标,在于如何活下去,以及如何活得更久。
文章来源:AMZ123跨境电商

返回顶部

联系电话:0592-5590060
公司名称:麦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厦门市湖里区东黄路海西金融广场B栋10楼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5-2023 厦门麦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2903号-2

二维码
二维码

联系电话:0592-5590060
公司地址 : root /home/wwwroot/daxunke.com/; 厦门市湖里区东黄路海西金融广场B栋10楼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5-2023 厦门麦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2903号-2